在四柱八字學中,天干被比喻為樹木的主幹,而地支則像是樹的根系。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包括相生、相剋、相沖、相合和相會等,這些關係揭示了事物變化的動態過程。
然而,天干與地支的相互影響既包括量的積累,也包括質的飛躍,遵循一定的規律。
天干和地支的相互作用
1、天干與天干之間存在六種關係
生、克、制、化、扶和抑。這些關係在相互作用時沒有條件限制,但作用的主動性或被動性是有區別的。
2、地支與地支之間不考慮相生相剋
只考慮相刑、相沖、相合和相害這四種關係。這些關係同樣在相互作用時沒有條件限制,但作用的主動性或被動性是有區別的。
3、在同一柱中的天干和地支之間
作用力最為顯著。地支可以對天干產生影響,包括生克關係,但天干不能反過來剋制地支。所謂的“蓋頭”是天干對地支的一種解讀,而“截腳”則是地支對天干的影響,其中天干受損較大,地支受到的消耗較小。
4、相鄰的干支之間的作用力次於同柱干支
而且作用力更為直接和強烈。干支之間即使隔位也會產生作用,雖然作用力較小,但它們之間仍然存在著明顯的意向聯絡。
八字干支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1、相互促進
甲促進丁,丁促進戊,戊促進辛,辛促進壬,壬促進乙,乙促進丙,丙促進己,己促進庚,庚促進癸,癸促進甲。這一系列關係體現了異性相吸的原則,代表了一種事物自然而然地轉變為另一種事物的過程。
2、相互制約
存在著這樣的關係:甲制約戊,戊制約壬,壬制約丙,丙制約庚,庚制約甲;乙制約己,己制約癸,癸制約丁,丁制約辛。同性相斥,這種制約關係展現了某種事物對另一種事物的控制力量,類似於自然界中的食物鏈。
3、相互抑制
在相生的關係中,存在一種抑制機制,用來平衡相剋的影響。例如,金能夠剋制木,但木可以通過生長火來抑制金的力量;火可以被水剋制,但水可以通過滋養土來抑制火的力量,以此類推。這是一種複雜的相互牽制和互相依賴的生態關係。
4、相互轉化
相剋的關係可以通過相生的事物來實現轉化,這被稱為“通關”。例如,金克木的關係可以通過引入水來轉化,因為水可以生木同時也可以克金。這種轉化體現了生命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5、相互牽制
五行之間相生的關係同時也存在著牽制的效應。比如,木生火會導致火受木的牽制,沒有木則火無法維持;火生土則土會牽制火,依此類推。這種牽製作用揭示了自然界的相互平衡原則。
6、相互扶持
相生的關係還意味著相互扶持。例如,水生木,木得以成長後能更好地支援水的流動,這就是木扶持水的表現。其他關係亦然,體現了相互幫助和支援的自然法則。
7、相互融合
(1)天干的融合是正向的,既能化解矛盾,又能促進生成。
(2)地支的融合有多種形式,包括地支六合、地支三合和地支三會。
8、相互衝擊
(1)天干四衝:甲與庚對立,乙與辛對立,丙與壬對立,丁與癸對立。
(2)地支六沖:子與午相對,醜與未相對,寅與申相對,卯與辰相對,酉與戌相對,巳與亥相對。
相沖也被稱為對衝,其結果可以是動力的激發或者關係的破裂,具體取決於相關元素的力量對比。
9、相互傷害
相刑代表著牢獄或身體傷害等不幸事件。
(1)子卯刑:子刑卯,卯刑子,稱為無禮之刑。
(2)寅巳申三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稱為無恩之刑。
(3)未醜戌三刑:未刑醜,醜刑戌,戌刑未,稱為恃勢之刑。
10、相互損害
相害意味著相互之間的傷害,包括:子與未互害,醜與午互害,寅與巳互害,卯與辰互害,酉與戌互害,申與亥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