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最晚在夏朝已經開始,明顯的證據是夏朝後期有帝王叫做孔甲、胤甲。
但正式將這十個符號命名為天干應該與地支有關:幹為主幹,支為分支,兩個相對的命名應當是一起出現的。在商朝開始出現天干與地支配和用以紀日,使用干支紀年要更晚一些,下面樺祿易學網為大家介紹天干五行基礎知識詳解大全。
天干地支的起源
傳說天干地支是黃帝時候的大撓氏所創,根據考古學,在中華文明的早期產生的薩滿教(這裡說的薩滿教不是清代的薩滿教)和其後隨著歷史的發展,原來從事祭祀活動的貴族聯合起來逐漸演變成春秋戰國時期的陰陽道中都有所應用,並且因為在運用中有許多可以預知占卜的方面,被認為天干具有神奇的地方。
這對現代人來說還是個迷!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干地支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唐代之後天干地支組成的紀年主要用於算命或者占卜。
天干五行基礎知識詳解大全
1、天干五行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
詩曰:
春季甲乙東方木,夏季丙丁南方火;
秋季庚辛西方金,冬季壬癸北方水;
戊己中央四季土。
2、天干五行如何理解
關於天干何來說法眾多,其中一種是古人根據事物十個狀態排序以定的,視為迴圈。其中植物的生長就是一例︰
(1)甲指破殼,植物破土萌芽;
(2)乙指植物初出地面,呈彎曲狀;
(3)丙指植物長勢旺盛;
(4)丁指植物的長勢猶處於青春期,成長壯實;
(5)戊指植物生長最茂盛的時期,是為最頂峰;
(6)己指植物開始屈曲其形;
(7)庚指植物枯萎衰亡,始入土中,與乙相反;
(8)辛指新一輪的種子,引伸萬物更新;
(9)壬指陽氣正潛地中,萬物懷妊;
(10)癸指萬物閉藏於土,植物萌芽。
3、十天干人體象義
現代研究的結論之一是天干源於原始人類以人體部位計數、排序,下面列出《說文解字》中的釋義:
一曰人頭互為甲,甲象人頭。
乙承甲,象人頸。
丙承乙,象人肩。
丁承丙,象人心。
戊承丁,象人脅。
己承戊,象人腹。
庚承己,象人齋。
辛承庚,象人股。
壬承辛,象人脛。脛,任體也。
癸承壬,象人足。十天干
天干五行暗藏
立春念三丙火用,餘日甲木旺提綱。
驚蟄乙木未用事;春分乙未正相當。
清明乙木十日管,後來八日癸水洋;
穀雨前三戊土盛,其中土旺要消詳。
立夏又伏戊土取;小滿過午丙火光。
芒種己土相當好,中停七日土高張
夏至陰生陽極利,丙丁火旺有土張。
小暑十日丁火旺,後來三日乙木芳,
己土三日威風盛;大暑己土十日黃。
立秋十日壬水漲;處暑十五庚金良。
白露七日庚金旺,八日辛兮祇獨行。
寒露七日辛金管,八日丁火又水降
霜降己土十五日,其中雜氣取無妨。
立冬七日癸水旺,壬水八日更流忙
小雪七日壬水急,八日甲木又芬芳。
大雪七日壬水管;冬至癸水更潺汪。
小寒七日癸水養,八日辛金醜庫藏
大寒十日己土勝,術者精研仔細詳。
天干象訣
1、甲
甲木天干作首排,原無枝葉與根荄;
欲存天地千年久,直向沙泥萬丈埋。
斷就棟樑金得用,化成灰炭火為災;
蠢然塊物無機事,一任春秋自往來。
2、乙
乙木根荄種得深,只宜陽地不宜陰;
漂浮最怕多逢水,刻斷何當苦用金。
南去火炎災不淺,西行土重禍尤侵;
棟樑不是連根木,辨別工夫好用心。
3、丙
丙火明明一太陽,原從正大立綱常;
洪光不獨窺千里,巨焰猶能遍八荒。
出世肯為浮木子,傳生不作溼泥娘;
江湖死水安能克,惟怕成林木作殃。
4、丁
丁火其形一燭燈,太陽相見奪光明;
得時能鑄千金鐵,失令難鎔一寸金。
雖少乾柴猶可引,縱多溼木不能生;
其間衰旺當分曉,旺比一爐衰一檠。
5、戊
戊土城牆堤岸同,振江河海要根重;
柱中帶合形還壯,日下乘虛勢必崩。
力薄不勝金漏洩,功成安用木疏通;
平生最要東南健,身旺東南健失中。
6、己
己土田園屬四維,坤深能為萬物基;
水金旺處身還弱,火土功成局最奇。
失令豈能埋劍戟,得時方可用鎡基;
漫誇印旺兼多合,不遇刑衝總不宜。
7、庚
庚金頑鈍性偏剛,火制功成怕水鄉;
夏產東南過煆煉,秋生西北亦光芒。
水深反是他相剋,木旺能令我自傷;
戊己干支重遇土,不逢衝破即埋藏。
8、辛
辛金珠玉性通靈,最愛陽和沙水清;
成就不勞炎火煆,資扶偏愛溼泥生。
水多火旺宜西北,水冷金寒要丙丁;
坐祿通根身旺地,何愁厚土沒其形。
9、壬
壬水汪洋並百川,漫流天下總無邊;
干支多聚成漂盪,火土重逢涸本源。
養性結胎須未午,長生歸祿屬乾坤;
身強原自無財祿,西北行程厄少年。
10、癸
癸水應非雨露麼,根通亥子即江河;
柱無坤坎還身弱,局有財官不尚多。
申子辰全成上格,寅午戌備要中和;
假饒火土生深夏,西北行程豈太過。
天干地支的與五行關係
甲為棟樑之木,乙為花果之木,甲乙東方木。
丙為太陽之火,丁為燈燭之火,丙丁南方火。
戊為城牆之土,己為田園之土,戊己中央土。
庚為斧鉞之金,辛為首飾之金,庚辛西方金。
壬為江河之水,癸為雨露之水,壬癸北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