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七夕節,很多人都能夠想到“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實際上這只是兩個星星。而正是透過這個美好的傳說,才將七夕節變成一個浪漫的中國式情人節。而在七夕節這天,民間會舉辦很多的活動來慶祝七夕,特別是婦女,能夠透過這樣的方法來希望自己變得心靈手巧。
節日由來
七月初七這天,是因為古人對數字和時間的崇拜有關。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而七月七,人稱“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稱“夕”),故稱為“七夕”。
節日習俗
因為地方文化的差異,各個地方在七夕節的習俗是不一樣的。七夕節的主要習俗有拜織女、蘭夜鬥巧、七姐誕、種生求子、婦女洗髮、接露水、求姻緣、遊七姐水、儲七夕水、為牛慶生、拜牛郎、拜床母、七夕觀星、結紅頭繩、結紮巧姑等。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古代,乞巧節活動的主要以單身女性向織女星求智巧為主,所以又叫“乞巧節”。
飲食文化
在七夕節這天,一般都稱其為吃巧食。一個“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獨特之處,表達出了人們追求心靈手巧、閤家安康、生活美滿的美好願望。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也演變成多種花色糕點。酥糖也是七夕節的食物,民間認為,吃了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