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基礎知識,十天干之間的相互關係。每一年、每個月、每一天、每個時辰,都分別可以用一組天干地支來表示。天干地支,是四柱命理的易學基礎。因為在命理易學基礎中,我們出生的年、月、日、時都先要用天干和地支表示出來,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分析。
十天干
首先來看天干。
天干總共有十個,源於上古時代的十月太陽曆。
在古代的歷法中,天干是用來描述太陽的執行週期的。
上面說了,十天干的名稱分別為: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其中,最後一個字念“guǐ ”)。
這裡要注意,它們的排列順序不要弄錯了。
接下來,我們著重要了解的是,十天干的五行和陰陽屬性。
甲乙 屬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
丙丁 屬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
戊己 屬土(戊為陽土,己為陰土)
庚辛 屬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
壬癸 屬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
天干的五行屬性,記憶的時候是有規律的。
只要先記住頭兩個“甲乙”屬木,後面的按順序兩個一組,按照五行相生的關係依次來記,就容易記憶了。
比如甲乙屬木,木生火,接下來的丙丁就是屬火。
然後火生土,所以丙丁之後的戊己五行就屬土。
後面的以此類推。
天干的陰陽屬性就更好記了——
十天干按照排列順序,兩個為一組。
每組中,第一個為陽,第二個為陰。
五陽幹:甲 丙 戊 庚 壬。
五陰乾:乙 丁 己 辛 癸。
下面我們講一下十個天干之間都有哪些作用關係。
天 幹 的 生 克
首先,天干之間有生克關係。
知道了天干的五行和陰陽屬性之後,就可以推理出天干的相生相剋關係。
天干相生,就是上面剛剛講過的,按照排列順序,相鄰的一組是生的關係:
生: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天干相剋,就是按照排列順序,間隔的一組,是克的關係:
克:甲乙木→戊己土→壬癸水→丙丁火→庚辛金
天 幹 的 相 衝
接下來,是天干相沖。
天干相沖,有四對,均為同性相剋的關係。
分別為陽木與陽金、陰木與陰金、陽水與陽火、陰水與陰火相沖。
具體如下:
甲庚衝,乙辛衝,丙壬衝,丁癸衝。
戊己沒有相沖。這是什麼原因呢?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十天干在後天八卦中的位置。
(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前面說過,八卦圖的方位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
如果不記得後天八卦的內容,可以回顧下之前的文章:《易經》後天八卦的記憶方法。
從圖中可以看出來,十天干的方位如下:
甲乙 東方木
丙丁 南方火
庚辛 西方金
壬癸 北方水
戊己 中央土
因此,相沖的兩個天干,在方位上正好是南北相沖,或者東西相沖。
而戊己土位於中央,所以沒有相沖。
這裡我們解釋一下,相沖的兩個天干,不僅在方位上相沖,在五行上也有克的關係,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具有相同的陰陽屬性,就是同性之間的相剋。
同性之克,克的力量相對比較強大,也可以說是“無情之克”。
天 幹 五 合
下面說一下天干的相合。
相合的兩個天干,其五行也是相剋的關係。
但是,它們的陰陽屬性不同,一陽一陰,屬於異性的”有情之克“。
天干相合有5對,列舉如下:
甲己相合→化土(中正之合)
乙庚相合→化金(仁義之合)
丙辛相合→化水(威制之合)
丁壬相合→化木(淫匿之合,也稱仁壽之合)
戊癸相合→化火(無情之合)。
相合,就是好合,合作的意思。
相合的兩個天干,五行雖然也是相剋的關係,但與相沖不同,相合都是陽幹克陰乾(記的時候,可以理解為男克女)。
異性陰陽的五行相剋,克的不會很用力,反而會彼此吸引,所以稱其為“有情之克”。
合化
這裡要注意,天干的相合在一定條件下會產生“化”的結果。
“化”,有合二為一的意思。
就如同男女雙方經過甜蜜的戀愛之後結為夫妻,水乳交融的感覺。
那麼,天干的合化又該怎麼記憶呢?
這就需要我們先把天干的陰陽五行屬性弄清楚,然後,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也要理解透徹,記的牢固,這樣就會容易記一些。
五行生剋可以參考前面的文章易學基礎知識—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
首先,我們要記住天干相合的原則是“陽克陰”。
第一組,從甲開始。
甲木(陽)克己土(陰),甲己合,化土。
第二組,按照順序,是乙。
而乙木是陰木,由於相合是“陽克陰”,那麼,我們找到克乙木的陽金“庚”,所以乙庚合,化金。
第三組,輪到丙。
丙為陽火,火克金,找到陰金“辛”,所以丙辛合,化水。
最後一組,是丁。
丁火為陰火,找到克火的陽水“壬”,所以,丁壬合,化木。
至於合化的結果,記的時候也有規律。
那就是,天干合化後的五行屬性,按照順序是相生的關係。
第一組需要直接記憶,甲己合化的結果是土。
土生金,所以第二組乙庚合化的結果是金。
金生水,所以接下來,第三組丙辛合化的結果是水。
水生木,所以,最後一組丁壬合化的結果是木。
華夏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其中的易學基礎,易學文化精深核心,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天人合一、中庸守正,在不經意間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