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國的十二地支是多元化的符號系統,它們不僅參與構成複雜的紀年系統與十天干共舞,還在文化生活的多個領域如生肖、方向、顏色、季節等方面發揮象徵作用。
這些地支在八字命理學、六爻占卜以及奇門遁甲等深奧知識中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和意義。那麼,在這一體系下,每個地支對應的五行屬性是什麼呢?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五行陰陽
1、十二地支的陰陽屬性按照奇偶來劃分
其中,子、寅、辰、午、申、戌被視為陽支,而醜、卯、巳、未、酉、亥則被視為陰支。這種劃分依據是奇數位為陽,偶數位為陰。
2、十二地支根據四季來界定陰陽
在這一劃分中,寅、卯、辰、巳、午、未被歸類為陽支,代表春季和夏季;而申、酉、戌、亥、子、醜則被歸類為陰支,代表秋季和冬季。這是按照一年中季節的變化來區分陰陽的。
十二支與陰陽五行歌
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巳午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
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子亥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
辰戌醜未屬土,辰戌為陽土,醜未為陰土。未戌為乾土,醜辰為溼土。
乾土者其中藏火,溼土者其中藏水。
十二地支所代表的五行
十二地支與五行的關聯如下:亥和子代表水,寅和卯代表木,巳和午代表火,申和酉代表金,辰、戌、醜和未代表土。
1、寅、卯月
寅月和卯月是春天,對應農曆的一月和二月,這是東方木氣最為旺盛的時期,因此寅和卯在五行中都屬於木。
2、巳、午月
巳月和午月是夏天,對應農曆的四月和五月,這時南方的火氣最為旺盛,所以巳和午在五行中都屬於火。
3、申、酉月
申月和酉月是秋天,對應農曆的七月和八月,這時西方的金氣最為旺盛,所以申和酉在五行中都屬於金。
4、亥、子月
亥月和子月是冬天,對應農曆的十月和十一月,這時北方的水氣最為旺盛,所以亥和子在五行中都屬於水。
5、辰、未、戌、丑月
辰、未、戌、醜這四個月分別位於春夏秋冬四季,都是中央土氣在四季中的體現,因此辰、未、戌、醜在五行中都屬於土。具體來說,就是在春季的第三個月(辰)、夏季的第六個月(未)、秋季的第九個月(戌)和冬季的第十二個月(醜)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節氣前的十八天,都是中央土氣最為旺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