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想過什麼是人生?簡單理解就是生命成長的過程,一個人從生下來到死亡的旅程。如果我們這樣理解的話,那麼死亡就代表著一切的結束,顯而易見是活著更好,應該說是有活力且旺盛地活著更優。
這一點放在命理學中同樣如此,命理學中的旺衰就是類似於人生的過程,也一定是以生機勃勃為喜,而以衰、病、絕等狀態為不喜,這就是命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們稱其為「十二長生」狀態。
分別為: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十二個自然階段。
行運順其自然者為好。世間萬物有萌芽至死亡的全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事物的自然規律來進行的,這個規律不能雜亂,也不能相錯而行。
如果人生下後行運順其自然則吉,逆其勢則不吉。
在命理學的「十二長生」旺衰體系之中,不論是陽天干還是陰天干,我們都以「臨官」之祿的狀態為最優,「臨官」之祿地是一種最舒適、最優越的理想狀態,也是「十二長生」旺衰體系之中的一個平衡點。
作為一箇中國人,一定都瞭解"物極必反"的道理,過旺時猶如水滿則溢,而過衰的話又好似嫩苗生長不起來。
大家在理解「十二長生」旺衰狀態的時候,可以把其比擬為人生的不同階段和心性,其中的「臨官」之祿代表了一種與生俱來的自信,不像「帝旺」那般的目中無人狂妄自大,又不似衰病墓絕代表的那種自卑的心理狀態,這就是「十二長生」的不同之處。
古人在行運上總結出的寶貴經驗是:“老怕帝旺少怕衰,中年最怕死絕胎。”
“老怕帝旺”,就是老年人行生旺之運則凶,行衰敗之運則害。
六、七十歲以後的老年人,猶如冬天的樹木一樣處在衰敗之地,所以行衰敗之運合其自然規律。如反其規律而行之、老年行長生帝旺運,就像樹木冬天發青長葉,開花一樣,為反常現象,即使返青,時間也不會長久,終會被風刀霜劍所摧殘,所以老年人行生旺運凶多吉少。
“少怕衰”是指小孩生下後,按其自然生長規律,行長生等旺運為佳,因幼苗處在成長期,宜風調雨順,陽光溫和方利其生長,故幼年宜行生旺運。如果行衰病死絕等敗運,猶如幼苗沒有陽光雨露,不利成長,自然就不吉。所以少年怕行衰敗之運。
“中年最怕死絕胎”。
死絕胎是事物發展到衰敗的最後階段,而事物的中期應是生旺健壯時期,此時逢死絕胎階段,當然生命很快會終結,故中年最怕“死絕胎”之運。
按人的一般生長規律,行運順其自然為好,但這也不是鐵板釘釘一成不變的死規定,有的人四柱過旺,行衰敗之運反而有利,反之也是同樣的道理。
古有運生命為佳,運克命或命生運為不利。運生命是以六十甲子納音為準。
如丙子、丁丑年生人為水命,若行戊戌、己亥木運為洩氣,行庚子、辛丑為土土克水不吉,行壬寅、癸卯,納音為金的運、金生水為吉。
《三命通會》有:“所行之運,納音與命相孚同類為上吉。”人的運程大致有吉運,凶運、平運三種。
凡人在青年、中年時期行長生之運,必有創新發明建業之功。
運到臨官、帝旺之地,主事業興旺、有升官、發財,生子、福優快樂之喜。
若運逢衰病死絕之鄉、多為破敗,有耗財、疾病、骨肉分離之苦,身逢禍患,昏迷酒色,百事不順。
運到胎養之地,多為平運、安康。
一個人,先行敗運,後必有好運,先行好運,後必有敗運,就象走路一樣,有上坡,必有下坡,有下坡,必有上坡。
參考:水玲師傅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