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是人生大事,古代結婚必須選擇吉日良辰進行的。現在,有些人對此重視不夠,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與習俗,婚慶擇吉並非毫無道理,若完全無視,也非常易陷入禍端。八字命理,風水堪輿,是古人對自然天地與自身關係的一種認識方法,在經過長時間的觀察與總結中,得出了一套天時對人類影響的理論,這是我們所謂選擇良辰吉日的關鍵,八字不合或時辰不對,是為一個圓滿的婚姻作未雨綢繆的打算。那么結婚擇日要不要父母的八字怎么樣?
結婚擇日需遵循的原則:而選擇婚嫁的良辰吉日,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最好遵循以下原則:
1、所選日子最好與新人的八字相合
美滿與合的婚姻,才是幸福的婚姻。故婚姻之事,以合為佳。
在選擇婚嫁吉日時,最好選擇與新娘、新郎的八字相合的日子,最好是婚嫁當日的干支與新娘、新郎的八字相合,且不怕合多。
2、婚嫁日子不可要與太歲相沖
婚嫁日子,還要避開與太歲相沖的情形。
值年太歲,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凶禍福,婚嫁日子與其相沖,相當於對值年太歲不敬,萬一惹惱了太歲,招來什么不順可就麻煩了。
馬先生家在婚禮當日,出現了迎親車隊連續追尾,新郎受重傷,迎親人員也有好幾個受傷的情形,不得不中止了婚禮。事後詢問才知道,原來他們舉行婚禮的日子,是根據當地習俗隨意選取的初九,而這一天的,日支正好與太歲相沖。
3、婚嫁吉日不要與新人相沖
相沖,主變動。俗話說“逢衝則動,不動則傷”。若結婚的日子與新郎新娘的八字相沖的話,恐怕會對新郎新娘的感情婚姻運勢有所衝動,引起變化、變動,不利於婚姻感情。故婚嫁吉日,一定要避開與新郎新娘八字相沖的情形。
4、婚嫁吉日不要與新郎新娘的家長相沖
新郎新娘的家長,是除新郎新娘之外最重要的當事人,在選擇婚禮吉日的時候,起碼要結合他們的生肖,若能結合他們的八字當然更好。
若日子與新郎新娘父母相沖的話,最好避開,以保證婚禮不會對家長們產生不利。
5、周堂圖不可正值當事人
周堂圖,也稱為《嫁娶周堂圖》,是古代選擇嫁娶吉日的主要理論依據之一。
周堂圖,把夫(新郎)、姑(婆母)、堂(主體上房大屋)、翁(公爹)、第(宅第)、灶(爐灶)、婦(新娘)、廚(廚子)這八個字,按順時針圍成首尾封閉的一個圓周,婚嫁日子中,若周堂圖正好值夫、婦、姑、翁的話,恐怕對這些人不利,就不可用,也就是所謂的周堂圖推不開;而若值的是廚、堂、第、宅的話,也就是說這個日子周堂圖推得開,便可以用。
《協紀辨方》中有觀點認為,周堂圖並不重要,有些多地方擇日也不講究這個。但張恕老師認為,婚姻大事務求順利,謹慎為宜,以防萬一,故還是不可不重視。
6、吉日最好在女方結婚利月期間選擇
婚嫁選擇吉日,最好選在女命大利月這兩個月份內,可以少很多禁忌。
女命大利月歌訣:正七逢雞兔,二八虎與猴;三九蛇共豬,四十龍與狗,六臘是鼠馬,五冬羊並牛。
比方說,若新娘是生肖鼠的話,她的婚嫁大利月就是農曆六月與臘月,最好在這兩個月裡選擇婚嫁吉日。
結婚擇日的禁忌
1、所忌年份
①無春年
無春年就是指一年內沒有一個立春的日子,被民間稱之為寡婦年,在這樣的寡婦年結婚寓意是非常不好的,故一般在無春年很多人都不會考慮結婚一般是延後或提前。
全年無“立春”的情況,在19年中便會出現7次,例如1991年羊年、1994年狗年、1997年牛年、2000年龍年、2002年馬年、2005年雞年、2008年鼠年、2010年虎年、2013年蛇年、2016年猴年、2019年豬年、2021年牛年、2024年龍年、2027年羊年都是“無春”年。
②雙春年
雙春年就是一年內有兩個立春的日子,民間認為這樣的年份結婚易有二婚,兩人最終以離婚散場。
在中國的習俗中,有些地方是認為雙春年好的,他們將之寓意為雙喜臨門的意思,故部分地區也選擇在雙春年結婚。雙春年一般在閏月年出現。2012年、2014年、2017年、2020年、2023年、2031年、2033年都是雙春日。
2、所忌月份
①陰曆1月,避免於過年相沖
②清明節與盂蘭節,避免陰氣過重
③三月、七月、九月,中國傳統的鬼節
④六月,正好是一年的一半,不宜作為結婚月份
3、所忌日期
忌選單日作為婚嫁日,單日寓意不吉利,雙日才是吉利日。並且在結婚前的送彩禮日也宜選雙日不選單日,寓意好事成雙。
4、忌父母生日
在傳統命理學中,擇婚嫁日不宜選父母的生辰日,因為這樣會會形成衝煞,這是非常忌諱的,故在擇日的時候一定要避開父母的生日。
結婚擇日的注意事項
1、生肖相沖
若這對新人的生肖相沖的或結婚之年為新人的本命年,也就是說這是犯太歲的年份,可以透過擇好日來化解。結婚是人這輩子非常重大的一樁喜事,故希望大家能謹慎對待,最後,祝願所有的新人都能與與美美,白頭到老,早生貴子!
生肖相沖的組合是:鼠馬互衝,雞兔互衝,虎猴互衝,蛇豬互衝,龍狗互衝,牛羊互衝。
2、以新娘為主
結婚擇日的時候主要以新娘的為主,俗話說子靠出生時,女靠行嫁年,日期與月份主要選擇女方的大吉之日。結婚擇日要以女方的“生辰八字”為準。
擇日要以女方為準。擇日的一條原則是,以新娘方的出生日期為主,並參考男方及其他人的出生日期。俗話說:“子靠出生時,女靠行嫁年”,可見女方擇日之重要。若是把此原則顛倒或不顧,將會導致婚後的婚姻出現問題,甚至離婚,新人們萬萬不可忽視。
結婚吉日選擇潤年潤月為宜。中國人對結婚日期的挑選頗為看重,並且非常講究“潤月”、“潤年”之說。擇結婚吉日,最好在有潤月的年份,因為會有好兆頭。當然,如果當年沒有“潤月”、“潤年”,也不必強求。注意,“潤年”有陽曆與農曆之分。今年就是公曆的“潤年”。結婚吉日一定要避開那些不利的日子。俗語說“初五、十四、二十三,窮嘴老鼠不出庵”,所以每個月的初五、十四、二十三一般不適合作為婚嫁的吉日。避開農曆的三七九月。選吉日最好避免在農曆的三月、七月和九月,因這三個月份分別適逢“清明”、“盂蘭”和“重公”,均為傳統的“鬼節”,不宜辦喜事。
結婚吉日避開三娘煞和楊公忌的日子。相傳月老不為三娘牽紅線,使她不能出嫁。基於報復心理,三娘就與月老作對,專門破壞新人之喜事,故每月的三娘煞之日,即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及廿七,不宜結婚。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忌口的習俗,是吉利的話儘管說,不吉利的話忌說,故有“好的不靈醜的靈”的俗語。在忌口俗中,又特別忌說或忌用“十三”之數,凡婚姻嫁娶的喜事,都不用農曆十三這一天。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叫楊公的人,生有十三個兒子,人人都說他命好,楊公亦以自己有十三個兒子為恃,常常對人說:“我有十三個兒子,即使碰上三災之禍我也不怕,一年十二個月,就算一月死去一個,我還有一個兒子為我送終。”真是事有湊巧,有一年發生了瘟疫,剛好又湊巧這年有閏月,楊公的兒子得了疫病,先後一個個都死去了。到了年關十二月,楊公的十三個兒子全部死掉,只剩下他自己,晚景十分淒涼。人們都說,楊公的遭遇全部都是應在他自己說的醜話上。此後,人們便忌說醜話,一時說了出口,也要吐一口唾沫再說過一句好話。同時,十三這個數也被認為是個不祥之數。
結婚吉日必須避開父母生日。在傳統命理學中,父母生辰不應與結婚吉日相同,即是父母生日的那天不宜嫁娶。結婚吉日要考慮註冊與結婚儀式日期。如果你決定將註冊與結婚儀式的日期分開,最好這兩天都是擇日行事。如要取捨的話,便應以進行迎親及擺酒的傳統禮儀當日為準,選在吉日舉行,因為中國傳統始終視這天為真正婚嫁日。
另外,不少人將婚期和節假日放在一起,這也是一種好方法,可謂是喜上加喜。結婚擇日民間有很多方法,根據各地風俗的不同多少存在著差異,這裡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行嫁月法擇日:行嫁月,有大利月(大行嫁月)和小利月(小行嫁月)之分,一年之中有兩個大利月,兩個小利月,其餘都是不利月。娶親一般都選大利月,實在沒辦法才選小利月。選擇大小利月,均以女方屬相為準。
大行嫁月是指按屬相確定的女子出嫁最佳月份,以農曆月份為準。歌謠曰:正、七迎雞兔(指正月和七月是屬雞和屬兔女子的,以下類推),二、八虎和猴,三、九蛇與豬,四、十唯龍狗,五、十一牛羊歡,六、臘鼠馬遊。
行嫁小利月為:鼠馬正七月,蛇豬在二八月,三九虎與猴,四十牛羊佳,龍狗五十一月,雞兔六十二月.即正月和七月是屬馬的姑娘出嫁的小利月,餘者依次類推。確定了結婚大小利月,還要選擇吉日良辰,要選擇黃道吉日,忌黑煞日。古代曆法認為,黃道日子是吉日,做事相宜。黑道日子是凶日,做事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