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嗎?你結婚的婚姻,跟原生家庭,跟你的父母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希望已結婚的朋友能夠從中找到共鳴,未結婚的朋友能夠探得一點秘密呀~
父母決定子女對伴侶的“選擇”
第一:男生角度
父親的性格弱勢,母親性格強勢;
那么在這個環境下長大的男生,很大機率會娶一個和母親性格相似的女人。
父親性格強勢,母親性格弱勢;
那么這樣的男生,長大後也會成為另一個父親。
男生將來會娶什么樣的伴侶,參照的人選是自己的母親;
母親的性格,將直接影響到男生對未來伴侶的選擇。
而男生在親密關係裡的行為,做法,如何經營婚姻;主要受到父親的影響。
如果父親人品好,靠譜,善良,那么男生也能夠經營好婚姻。
反之,如果男生的父親家暴,出軌,那么他將來的婚姻,基本上也是失敗的。
研究表明:
出軌跟原生家庭的“遺傳基因”有關。
家裡的直系長輩,如果有過出軌的經歷,那么他們的子女,將來在婚姻中也有很大的可能會背叛婚姻。
第二:女生角度分析
女生將來的擇偶標準,往往會對照著自己“父親”的標準來評判。
只不過,在女生身上有2種表現。
第一種表現:
找與父親相似的男人結婚。
如果女生的父親,很有責任感,很愛自己的母親;
他對家庭的參與度高,在家人眼中的形象是正面的,積極的,是家裡的靠山。
那么這個女生的性格和三觀,就是健全的。
她是自信的,是被愛意圍繞著長大的。
所以她不缺愛,在選擇伴侶這件事上,她一點兒也不著急。
她會將每一個遇到的有好感的男生,都跟自己的父親比較。
“如果跟我父親一樣優秀,或者比我父親做得還要好,那我就會選擇你。”
反之,她們不會接受。
第二種表現:
找與父親完全相反的結婚物件。
就像文章開始時的那個女生。
有不少類似的例子。
比如說:
女生的父親酗酒,家暴,各種冷暴力、語言暴力;
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女生,內心只有一個念頭:
“我要逃離,有多遠逃多遠”。
她們將來婚戀觀的態度往往是:
要么找一個跟父親截然不同的物件;
要么單身一輩子。
為什么子女婚姻,受父母影響?
第一:複製原生家庭的模式
大多數人的一生,都逃脫不掉原生家庭的宿命;
那些人,到最後依舊是重複著原生家庭的生活,最終暗示自己跟父母和解。
我有一個朋友:
他從小被父母家暴,被丟給爺爺奶奶養著長大。
他小時候過得日子,就是“吃百家飯”。
衣服永遠穿別人剩下的,冬天只穿一件薄外套;
吃飯,永遠都是蹭鄰居,蹭親戚家的。
但他這個人特別爭氣,特別努力;
從小到大成績都很好,最後考上了大學,在外面有一份很體面的工作,有不錯的收入。
可他心中始終有個遺憾:
“想要見見父母,跟父母生活在一起”。
喜歡他的女生不少,但他都拒絕了。
他說:“我沒有愛一個人的能力,也不知道如何跟她們一起生活”。
糟糕的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傷害是恆遠的。
第二:父母就是子女的一面鏡子
父母的婚姻幸福,有擔當,有責任感;
子女也會自信,陽光,樂觀,充滿愛心。
相反:
如果父母每天爭吵,婚姻岌岌可危,每天都是雞毛蒜皮,家庭關係一地雞毛。
那么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子女,性格懦弱又自卑。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啊。
在出生之後,孩子就是一張白紙;
基因是一個因素,但父母的言傳身教,更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如果你想要孩子將來的婚姻幸福,那就時刻約束你自己的婚姻;
如果你想要孩子自信,樂觀,那就給他足夠多的安全感和愛。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深以為然。
話題:你覺得,父母對子女的結婚,影響大不大?